如何跨越战略与实施间的鸿沟
为什么大多数企业制定的战略看起来无懈可击,其中还不乏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思路,但在执行过程中却举步维艰,最后的结果与当初设定的战略目标大相径庭
本刊资料图在快速变化的今天,几乎每家企业都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挑战。但是,著名管理咨询公司思略特近年来对企业高管持续开展的一项全球调研却显示:在4400名受访者中,半数以上表示其所在企业并不具备制胜战略,约2/3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企业的能力不足以支撑企业在市场中创造价值。在另一项针对全球500余位高管的调研中,90%的受访者承认,其所在企业曾错失重大的市场机遇;约有八成的受访者表示,即使是企业内部员工对整体战略也不甚了解。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战略真正奏效?为什么许多企业战略表面上看起来差不多,经过数年或数十年后,市场表现却有天壤之别?为什么大多数企业制定的战略看起来无懈可击,其中还不乏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思路,但在执行过程中却举步维艰,最后的结果与当初设定的战略目标大相径庭?研究发现,这些企业在战略与实施之间存在巨大鸿沟。这些鸿沟是如何形成的?有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弥补战略与实施间的鸿沟?
在本书中,作者解释了鸿沟产生的缘由,并展示了世界上优秀的企业如何弥补战略与实施间的鸿沟,一直做到傲视群雄。
研究成果令我们感到吃惊:在战略和实施两方面都非常出色的企业并不遵循所属行业中流行的业务实践方式。相反,这些企业负责人在五大非凡领导力行为上另辟蹊径并且做得极为出色:
第一,这些企业忠于企业形象,避免陷入一味追求增长的陷阱,放弃追求那些自己并不具备制胜权的多种市场机会。相反,它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哪些领域做得出色,形成了切实的价值主张,打造起能够长期持续的独特能力体系,从而将价值主张发挥到极致,并且自觉地提供与价值主张和能力体系相匹配的产品和服务。
第二,许多管理人员认为,应该遵循业内的最佳实践,并将外部对标视为通向成功之路。但我们研究的企业却展示了不同的一面。这些企业将战略落实至日常。它们针对自身情况设计并打造起一系列能力,从而做到有别于其他企业,随后以独特的方式将这些能力进行推广应用。
第三,解决执行问题的另一种标准业务实践方式是架构调整:改变组织架构,重新思考配套措施。在这种方式下,企业文化会被视为一种阻碍。但我们研究的企业却拒绝进行颠覆性的组织架构重组,而是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它们利用企业内部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力量,通过企业文化而不是结构变化来推动变革。
第四,常规的企业可能会尝试开展全方位的成本削减,从而实现全面的精益化。但我们研究的企业却从战略的角度重新部署资源,加大对最重要的少数能力的投入,同时削减其他方面的投资。
第五,这些企业并不是一味地追求灵活。它们并不是尽可能快地应对外部变化,相反,它们通过创造所希望看到的变化来塑造未来。
企业高管另辟蹊径并不只是为了打破常规,更多地是着重于企业战略的核心问题。例如,我们想成为怎样的企业?我们的价值主张是什么?同时,他们对执行的核心问题也同样关注:哪些方面,其他竞争者做不到但我们做得尤为出色?我们还缺乏哪些能力?我们如何构想、建设和推广这些能力并加以应用?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考虑这些问题,并且不断与团队沟通,从而使得战略和实施可以贯彻在每次的决策中。他们大胆尝试的背后,是一份自信和敏锐,而这种自信和敏锐正是来自他们自身建立起的制胜方法,即凭借优于竞争对手的能力在市场中开展竞争。这五大非凡领导力行为也许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但却是我们认为弥补战略到实施间鸿沟的不二之选,而且看起来并没有其他途径能够带来类似的长远成功。
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消费者及客户在成熟度和要求上的逐步提高,加之竞争更加充分和人口红利的消耗殆尽,中国经济开始步入新常态,市场竞争方式也开始从机会和关系驱动向能力驱动转变。我们相信,那些致力于投资核心能力提升并通过这些核心能力驱动发展的企业将会成为市场真正的赢家,这一点尤其值得广大中国企业家关注,这也是本书的核心价值所在。
(作者为普华永道思略特大中华区总裁)
《中国经济报告》2017年1月第1期 目录
- 通胀不足为惧 通缩更需关注
- 民法典编纂:中国立法史上的里程碑
- 未来科技的十大趋势
- 最优税收与分配公正
- 房地产税应彰显分配正义
- 建立公正股市
- 应对美联储加息之我见
- 如何跨越战略与实施间的鸿沟
- 城市有机更新挖掘投资潜力
- 决战水治理:从“水十条”到“河长制”
- 全球经济好于预期 各国政策分歧增大
- 全球经济前景预测
- 债转股与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风险防范
- 企业家眼中的经济形势
- 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 也论政府干预及产业政策
- 中国外债压力有多大
- “创造性破坏”铸就东北增长新动力
-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效果和前景
- “入世”15年,中企如何应对“双反”
- “互联网+流通”的创新实践
- M1、M2增速“剪刀差”成因及走势
- CPR 1月荐读
- 2017:稳增长的正确姿势
- 2017,风向何方吹
- 2017经济发展四策
- 2017中国房地产业展望
- 2017 :风险与机会
- 2017 :挑战与出路
- 2016金融大事件
- 2016环境大事件
- 2016法治大事件
- 2016宏观大事件
- 2016国际大事件
- 2016商业大事件
- 2016十大科技事件
- 2016区域大事件
- 2016公域大事件
- 2016产业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