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佛夜奔 神化大唐
为了突出李靖站队正确的意义,杜光庭还有意地隐瞒了李靖的出身
隋代末期有一个小愤青李靖,他带着美女红佛私奔——更准确地说,是红佛带着李靖私奔——闹得轰轰烈烈,向来是才子佳人向往的榜样,也可算作大唐盛世快要到来时,最温柔的表述。唐末五代时期杜光庭的传奇小说《虬髯客传》,是全面细致演绎这种温柔的早期作品。后来的作家,包括当代的王小波,只要重温此等旧事,或多或少皆受过杜光庭的教诲。
杜光庭笔下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李靖年轻时还是隋朝,他还远未发迹,他想走个捷径,便到长安投奔大臣杨素。第一次造访,李靖居然就被杨素的家妓红佛看上了。旋即仅凭一面之缘,没有过多的试探与交流,红佛便追随李靖,私奔而去。
不过,这些都可以解释为“爱情伟大的力量”,关键有一点让人很纳闷:本来李靖是有大志向的,连那位比“夜奔”还要传奇的大侠“虬髯客”,也认为他器宇不凡,将来能成就伟业。可李靖却坚持认为自己不行,反倒认为他的一位朋友才是真的厉害,可做帝王,别的人顶多只能做到将帅的位置。虬髯客当然好奇,李靖便告诉他,这个人乃是太原留守之子。
太原留守当然就是李渊,他的儿子便是李世民。那时候的李世民,初出茅庐,刚有些名气。虬髯客听了,也言之凿凿地说,算命的人都认为太原那边有“王气”。为了断定李世民是否真有帝王之相,同时也是看李靖跟着李世民造反是否有前景,虬髯客便找机会见了李世民一面。当时,李世民如王羲之玩东床快婿的游戏那般,穿着随意,大大咧咧的。可虬髯客却一下子被他折服,并马上告诉李靖,此人是真命天子。
就此,李世民的形象被李靖与虬髯客共同发力神化了。既然李世民被认定为是将来的帝王,那么李靖跟着李世民就行了,无需独立门户瞎折腾。为了突出李靖站队正确的意义,杜光庭还有意隐瞒了李靖的出身。
其实,历史上的李靖,家世虽然不如李渊父子那样显赫,但也绝非草莽之辈或者穷书生。李靖的祖上在北魏时就是官宦豪门,其父也做过郡太守,舅舅韩擒虎更是隋朝一员猛将。李靖本人很争气,他从地方干起,接着升任隋朝中央部委干部,后来又到地方担任一郡的副太守。做官只是一个方面,李靖还很有魅力,得到当时大佬们的一致好评,连宰相杨素也曾指着自己的座位对李靖说:“卿终当坐此。”可《虬髯客传》把杨素写得很傲慢,等到李靖给他敲响警钟之后,杨素才有所收敛。为了给李靖死心塌地辅佐李世民找一个原因,小说在矮化李靖的同时,还丑化了杨素。
小说对历史的篡改真是大刀阔斧。《新唐书》与《旧唐书》都曾记载,李靖不仅不迷李世民,而且还在一开始就跟李渊父子对着干。隋末天下纷扰,太原李渊父子取隋炀帝而代之的想法,早已昭然若揭。当时李靖刚好在离太原不远的地方做官,见李渊图谋不轨,他便戴上枷锁,把自己弄成一个犯人,去扬州找隋炀帝,意欲向朝廷告发李渊的谋逆罪行。
可惜,李靖才走到长安,就因为局势混乱而无法实现扬州之行。更加倒霉的是,李渊很快攻下长安城,俘虏了李靖。这一下,李渊当然不会饶了李靖,要把他斩了。在生命遭到威胁的时刻,李靖倒是变得很圆通了,他大声喊道:李渊大人,你本来是为了黎民百姓才起兵的,如果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你就不能因为私人恩怨而杀壮士。李渊一听他这话有些道理,而且李世民也在一旁不住地为他求情,李靖的小命便保住了。从此,李靖就真的不再有任何其他想法,一心跟着李世民打江山了。
李靖是为了自救,同时也是顺水推舟,才归顺李渊父子的。不过,李世民救他一命,获得的回报的确超值。李唐开国后,李靖向南一直打到广西,向北把突厥、吐谷浑等强悍的少数民族赶跑,陆续消灭了很多割据势力,为大唐的一统和盛世,鞠躬尽瘁,干到了快八十岁。
可以想见,隋末那个情形,李靖作为有志青年,起初肯定与李世民一样,都有着“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想法。可是,唐初那段如梦一般的繁华,总是叫后人尽最大可能去想象与美化。在这个大背景下,为了进一步凸显李世民的领袖气质,李靖便很倒霉,在“传奇”中做了炮灰,成为带头大哥李世民的小兄弟。实则李靖比李世民大了近三十岁,与李渊算是同龄人。《虬髯客传》的作者杜光庭,偏要从一大把年纪的李靖口中,道出少年李世民的天子本色。
杜光庭所生活的唐末五代,黄巢的军队在长安城狂吃人肉的惨剧都发生过。杜先生遥想当年的豪情与繁华,再与自己的时代一对比,肯定大为失落,于是就愈发觉得大唐盛世的年月有多么好,接着就忍不住把李世民给神化了。
不过,李靖也被神化过。在晚唐的志怪小说中,在他还远未发迹之时,就居然可以代替龙王降雨,比“夜奔”还要精彩。李靖成为“雨神”,并与商朝那位陈塘关总兵,也就是哪吒的爹纠缠不清。表面上看,这是为了彰显李靖的丰功伟绩,可往深处一想,其本质依旧还是为大唐立言:如此厉害的角色都能为李世民所用,李唐夺取天下肯定是有天理的,也是众望所归的。
(作者为专栏作家)
本刊资料图
《中国经济报告》2017年2月第2期 目录
- 黑天鹅频发时代的积极因子—政府
- 首批民营银行两年考
- 顾头不顾尾现象
- 雾霾治理
- 货币的本质是一种债
- 谈“霾”色变的五大谣言
- 警惕手机产业洗牌的系统风险
- 红佛夜奔 神化大唐
- 稳汇率,促开放
- 税制改革应促进分配公平
- 畅想中国与拉美经济交流新时代
- 特朗普时代的中美贸易
- 欧盟正在走向解体?
- 欧洲银行业危机求解
- 机动车排放是雾霾元凶吗
- 机制设计与中国经济改革——专访 2007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
- 月荐读
- 房地产税收财政困境与突破路径
- 建言小微企业税收政策
- 应对老龄化:中国如何抉择
- 宫市之苦
- 如何消除“霾怨”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谋转型
- 地方政府融资压力会有多大
- 反思日本房地产泡沫
- 区域合作战雾霾
- 区块链:一场后互联网时代的革命——专访亚力克斯·塔普斯科特
- 以法治霾
- 从“镉米第一案”看土壤污染鉴定
-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方向
- 人工智能的真正风险
- 京津冀雾霾成因与治理
-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实与虚
- 中国企业面临死亡税率?
- 中国企业海外竞争破局有方
- “一带一路”的经济本质和动力来源
- 2017国际收支和人民币汇率走势
- 2017中国经济走势与宏观政策
- 2017 五大重要领导力